在2023云桥大会·工业互联网峰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发表了题为《开创工业互联网安全可信新生态》的演讲。他指出,大家都认为有黑客攻击、有病毒、有漏洞,那就查杀或者找漏洞、打补丁。这是表面现象,不是实质。
沈昌祥院士表示,应该以新的计算模式——密码为基因,实施身份识别、状态度量、保密存储功能,及时识别“自己”和“非己”,从而破坏排除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,相当于给信息系统一个免疫能力。
最后,沈昌祥院士总结了搭建安全可靠新生态的四个要点:第一,高效处理:实时调度。第二,不打补丁,免疫抗毒。第三,不改代码,方便实施。第四,精练消肿,降低成本。
“我们既有科学,又有工程系统等保新标准安全框架,因此我们用国家等级保护的标准构成这样一个框架,使工业互联网安全可信的发展。”他总结道。
云桥大会意在搭建新工业“链接”桥梁,共建新工业生态共同体,引导产业协同及发展。本次峰会将主题设定为“新工业、新生态、新征程”,以工业互联网及其关键技术为核心,涉及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多个前沿领域。
以下内容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演讲速记(有删改):
沈昌祥: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工业互联网如何健康发展,创建工业互联网新生态。所以,我的题目叫做《开创工业互联网安全可信新生态》,这个新生态是什么?
党的“二十大”提出来要建设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,作为我国伟大的战略目标。因此,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,我们要构建安全可信的保障体系,这也是我们的历史任务。
大家都认为有黑客攻击、有病毒、有漏洞,那就查杀或者找漏洞、打补丁。这是表面现象,不是实质。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,不是防火墙、杀病毒,所有网络产品都要安全可信,我提示一下,所有的网络产品都是机器人,都要是“健康的”机器人。
为此我们发布了国家网络共建安全战略,战略高度非常高——强调尽快突破核心技术,加快可信的产品和服务。因此,国家发布等级保护,其中,关键信息技术实施是等级保护的核心,国家也发布了条例。企业家应该要优先采购安全可信的产品服务,不安全可信不能采购。所以,要解决安全问题法律及战略是非常明确,要安全可信。
计算机原理只讲究能力强、脑袋聪明,但是没有健康保障。计算机体系结构创始人冯·诺依曼就说,把计算机能力增强,5个部件就可以了,但是唯独没有防护部件。我们国家提出安全可信,就是要降低风险度,要提高抗攻击能力。
“三重”防御体系:首先是安全的“办公室”,同时,每一个人、每一个机器都必须可信和健康;其次,“警卫室”也要安全,我们叫区域边界;而后,传输网络要可信,大家最担心东西被掉包,或者是东西破。网络通信安全也是一样,是这三大困惑。
工业互联网是社会系统工程,要全程监控,解决技术不是唯一的,必须要管理、治理,技管并重,比如《网络安全法》、《数字安全法》、《密码法》、《个人隐私保护法》等,系统要全程安全,按照等级规范建设,建设以后严格的测评,在运行过程当中是动态变化,要定期检测并实现进一步完善,还要及时的应对网络破坏分子要实现及时反治。
我们提出了《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》,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重点开发网络安全技术产品,建立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,因此,我们国家重要系统已经应用安全可信了,想篡改是不可以的,因为已经完成了免疫。
必须要筑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,网络安全的防线。等级保护标准很清楚,要求一、二、三、四级都要安全可信,我们已经做到了。总结为四个要点:第一,高效处理:实时调度。第二,不打补丁,免疫抗毒。第三,不改代码,方便实施。第四,精练消肿,降低成本。所以,我们既有科学,又有工程系统等保新标准安全框架,因此我们用国家等级保护的标准构成这样一个框架,使工业互联网安全可信的发展。
时间关系,谢谢大家!